第535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2/2)

本来要护着月儿的车夫,只得挥剑斩向了最后一个没来及撤退的。

然而才将人擒下,那人嘴角溢血倒地了。

“晦气!”

月儿指着地上眼珠翻白的人,气得一身发抖:“本公主与那个大朗雅势不两立,走,去三哥府上,我们抓不到人,让三哥帮着出手。”

“不对,今日大军回朝,三哥去了朝堂,派人去三哥府上说一声也行,我们回府找驸马帮忙。”

拖延了这么久,吐蕃那位王爷已经失去了先机,以十公主的手段,这会儿怕是顺利赶到了朝堂。

车夫配合的答应月儿:“好,奴才这就赶车回去找驸马,以驸马的聪慧,一定能帮公主擒到人。”

如月儿的护卫首领兼车夫预料的那样,李丝絮这会儿已经顺利入了宫,到了玄宗迎接出征将领的勤政殿门口。

而在她一步一步跨上台阶时,朝堂上很精彩。

玄宗夸赞了以安信王为首的出征战士,要正式进入授军功的阶段,这时候宇文融一脸喜色出列。

“我军将士大挫吐蕃,今日出征吐蕃的将领班师回朝,臣要恭贺圣上。”

宇文昭容两天前做下的事情,让玄宗极为不喜。

这会儿宇文融跳出来,玄宗本能的感受到不悦,但宇文融说的是恭贺之词,作为丞相如此举措亦在情理之中。

玄宗面色柔和了些:“我军将士攻下了石堡城这处要塞,让河西和陇右连成一片,使边塞百姓免受烧杀抢掠的侵扰,为大唐带来了和平安宁,的确值得恭贺。”

“陛下圣明,但臣要说的喜事,这只是其中一桩。”

宇文融从袖笼里掏出一封文书,郑重其事呈上:“吐蕃王爷大朗雅在名悉猎赶来长安议和前,一是感受到了我大唐将士的军威,二是在边塞石堡城感念于公主和安信王放他离开的恩泽,已经先一步代表吐蕃呈上了议和书,请陛下过目。”

高力士拿起小太监用托盘举着文书呈给玄宗时,宇文融在一旁道:“大朗雅让臣传达他的意思,说汉时有诸葛亮七擒孟获,对于公主和安信王当初擒住他却放他离开的恩泽,他一直感念于心,他是和亲的金城公主之后,愿意与我大唐执舅甥之礼而处,共同对付东突厥。”

一石激起千层浪!

在大军回朝之前,京城本就在流传,安信王和十公主在边塞放走了吐蕃王爷大朗雅。

这会儿呈上议和书的吐蕃王爷,亲口承认此事,朝臣们一时义愤填膺。

以李宙为首的御史出列:“皇上,臣要参奏安信王,安信王虽攻下了石堡城,为我大唐拓地千里,但放走吐蕃王爷大朗雅此举,有通敌之嫌。”

“是啊,皇上,大朗雅贵为吐蕃王爷,在战场上是重要的俘虏,安信王与十公主竟放走此人,这无异于纵虎归山。”

御史口水横飞:“就算大朗雅是金城公主之后,但大唐与吐蕃开战时,两军是对敌状态,他身上流着一半的吐蕃血脉,安信王和公主此举,实在令人费解。”

“还有恕臣说句大不敬的话,后宫不得涉政,十公主为何会去插手军中事务?”

御史一副刚正不阿的风骨:“近来京中有传言,十公主要效仿大圣天后以女子之身干涉朝政,陛下,武周纂政教训犹在,此风不可长啊!”

“十公主在朝臣和百姓心目中树立声望也罢,为何会去插手边塞军中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