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去军属区拜年(3/3)

可在百姓看来,这已经是无上的荣光,以前都怕征兵,是实在没出路了,才去军中混口饭吃。

而现在,青壮男儿的梦想,就是能参军,能跟随凌王去远征,能跟着王妃守护家园……

并不是沈冬素做的有多好,而是这个时代,大环境的对比之下,旁人做的更差。

就她所知,越是士族权重的地方,越是看不起隶属朝廷的兵,鄙视士兵为丘八,青壮不已从军为荣,而已能给百年旺族当佃户为荣。

而朝廷的武将和规格,对底层士兵非常恶劣,军饷时常被上峰层层剥夺,常有连座被杀,军规极严,误了一星半点,要么被打为军奴,要么被斩。

常有逃兵,不得不逃离军营,最终是落草为寇的下场。而他们的家人,同样会被连座,要么打为奴籍,要么加重苛税。

中原百姓虽不用受外敌侵扰,但在朝廷和士族双层压迫下,同样过的极为凄惨。

故而幽州新律,沈冬素只是给了士兵一点尊重,给军属一点优待,便受到极高的称赞。甚至百姓的热情让她觉得很愧疚。

我只是付出一点点物资和尊重而已,而你们付出的却是生命和信仰。

她到了军属区,一点也没有摆出高高在上的姿态,年礼统一给里长按户下发,家中有六十岁以上的老人的,则她亲自前往,再发一份。

根本不用她一家一家地去,几乎所有人都迎到了区前的广场,白发苍苍的老人被家人扶着,面上带着笑,可眼中却溢着泪,弯腰给王妃拜年。

沈冬素忙上前亲自扶起,奉上那微不足道的年礼,他们的儿子跟随凌王远征北疆,还不知道能不能活着回来。

她给的这点年礼,跟老人的担忧相比,真的很渺小。

因为莫修谨带着奴隶军回来,全城已经传遍了,她便尽挑好的来宣传,什么凌王夜袭鞑子牧场,灭敌数万之类的。

再说一说幽州儿郎有多勇猛,不惧严寒,英勇杀敌。

看着老人骄傲的脸,她觉得该安排莫修谨来一次演讲,却能鼓舞人心,还能带动春招新兵。

给孩子们发红包的时候,热闹很多,小孩子围着她叽叽喳喳地说着拜年的话。

看着这些虽然冻的小脸通红,但明显健康强壮的孩子们,想想刚来幽州时,见到的黄皮寡瘦,头大四肢细的孩子。

她只觉心中暖暖的,自己来幽州之后做的努力,终于有所成就。

听着他们自报岁数,想着大宝小宝过几年,也会这般高,这样学着大人说话,笑意就更深了。

挨个发红包,小孩子们也懂事,没人跑着领两份。

看到一个男娃的虎头帽做的很精致,她笑问:“这帽子谁给你做的?”

流着鼻涕的小男孩小脸通红,骄傲地说:“我奶奶做的。”

猛地反应过来,像模像样地拱手道:“奶奶说了,见到王妃要说,王妃新年好,给王妃拜年了。”

旁边的孩子奶奶又笑又气,直拍大腿:“憨娃子,说王妃新年好就行了,前面不用说!”

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那孩子也不知道大家笑啥,生怕回家遭奶奶骂,忙又拱手中气十足地高喊:

“说王妃新年好!”

沈冬素也笑了起来,往他手里塞红包,真诚地对孩子奶奶道:“阿奶的绣艺真好,可以到绣坊当师父。”

孩子奶又羞又喜:“我这老脸老手的,要是姑娘们不嫌弃,我就教。”

村长强烈邀请王妃去家里吃碗饺子,但冬素深知,王妃的身份去百姓家吃饺子,会给人家带来多大的麻烦。

就像皇帝一时兴起,想表达对某个大臣的宠信,说去他家吃饺子。

皇帝以为是一碗饺子的事,而大臣全家都要忙飞了。

不信你看元春省个亲,才几个时辰而已,贾家的家底都要掏空了。

她笑着拒绝村长的邀请,到是村民们热情送来的鸡蛋、干枣等等礼物,她都收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