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七万字后终于出现(?)的校园场景(2/4)

它有诸多被同市的莘莘学子们艳羡的优点——比如只有周一升旗仪式时会要求着校服,在大部分学校进入卷王版本时雷打不动地保持着周日休假的优良传统,晚自习解散时间不会迟于九点等等。

如果附近交汇的地铁五号线和七号线不是长年处于在建中的状态,那也可以算得上交通便利,不过如今依然是公交人和单车党各自占据通勤半壁江山的格局。

每天早上,都有上演生死时速的少年少女猛蹬着自行车从北一门外的上坡道腾跃而出,猛虎下山般冲刺,最终踩着点漂进校门,顺滑地驶入停车棚。

事情就发生在这条坡道上。

祝余乘上六点三刻的公交车,下车后走上坡。

他在坡顶驻足停留了一会儿,想要喊些诸如“归来千首诗,倾泻五石樽”之类的话。

但也就是想想而已。

毕竟他连复活赛都没打就回来了。

下坡到半途,身后传来一阵短促的铃铛声和含糊不清的人声,祝余循声回望。

——这就是事故的起因。

在事后接受不知名林姓记者采访的祝先生(十八岁)如是描述当时的情况:

“一般来说,在转角和叼着吐司的女高中生相撞是一种常见于虚构作品的情节,对不对?”

“发出惊呼,双双跌倒在地然后相视一笑,萌芽出酸酸甜甜的恋爱情绪……”

“然而,若是将【吐司】换成【小笼包】呢?”

“自然界中,食肉动物往往要强于食草动物,换而言之,叼着肉包的女高中生就要比叼吐司的更强吧?”

“如果这样的女高中生界强者,蹬着失控的自行车而不是用跑的,全速向你冲来呢?”

祝余下意识地向旁边躲闪,看着这位被包子堵住嘴说不出话的姑娘一骑绝尘地撞到路边的隔离障,从车座上掉下来。

她头上戴着一顶棕褐色方格纹的贝雷帽,大概是骑行时用来压住头发的,此刻因冲击而飞了出去,一直滚落到他的脚下。

坡道、帽子、女孩——如果换个出场的方式,说不定会被人认为是命运性的邂逅。

这就是这次车祸的全貌。

没错,其实和祝余没什么关系,他就是恰好目击的路人而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