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4【可能是宋】(3/4)

……

穿越第六天。

父子俩鞋底磨损严重,估计再走几天就要报废。

手机、充电宝,全都没电了!

二人沿着河岸,走得腿都快断了,那条小河终于汇入大河。

“这条河肯定是汉水!”

朱铭高兴指着前方,他现在肚子不饿,就是嘴馋想吃肉。一路采集野菜,虽然可以充饥,但口舌已经淡出鸟来。

而且,缺盐!

到了汉水,就能遇到活人,说不定能换来一些物资。

“先休息一会儿。”朱国祥累得够呛。几天的山中生活,头发已成了烂鸡窝,胡子拉碴就像个野人。

坐在河边静待,两三个小时过去。

“嗨呦,稳着行咯……”

只见上游的江面,一截又一截原木,被半固定在一起呈箭头型。

箭头前方站着个汉子,用长竹竿操控着方向。稍后方也站着两个汉子,同样手持竹竿,协助前方那人稳定方向。

这是在放木排,利用水流运输木材。

“老乡,老乡,停下说句话!”朱铭扯开嗓子大喊。

三个运送木材的汉子,扭头看了几眼,含糊不清的回复几句,便顺着河水从他们视线里经过。

朱铭转身问父亲:“他们在说什么?我听不大明白。”

朱国祥皱眉道:“听起来不像汉中话,倒有些像陕北方言,我也没有完全听懂。”

“那就对了!”朱铭喜道。

朱铭的历史知识派上用场,当即解释说:“汉中从语言文化上属于四川,宋末和明末都人口锐减,出现了两次大的移民潮。如果汉中话说得像陕北话,那我们就是穿越到了元代以前。这个时候的四川人,包括汉中人,他们说的话,有些类似秦晋方言的分支梁益方言。而现代的陕北话,保留着许多古代秦晋方言的特征,所以你听起来就像陕北话。从语言学角度讲,这些人说的是巴蜀方言。这个巴蜀方言,是宋代及以前的四川话,跟后世的四川话不一样。”

朱国祥惊讶看着儿子:“你在学校,还要学这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