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商会晚宴(2/3)

他热情地过去和大家一一握手,大家对于眼前这位传说的省委书记的秘书都很好奇。

“你们好。”

王成热情的和对方打了招呼。

对方也热情的回应。

“常务啊,今天我来给你介绍一下,隆重介绍一下,这位是我们区的最大的投资商蒙总,蒙总是搞电子科技产业的,在区里投了几家生产线,属于纳税大户了。”

王成和对方也再次隆重打了句招呼。

“蒙总你好,我是分管经济的常务,以后还希望你能够多多关照,多多帮助。”

“关照帮助?您可别这么说,打扰是一定的!我还我们还希望区里能给我们更多的支持呢,没有区里的支持,我们怎么可能发展的这么好?我诚挚邀请书记和王常务到我们公司去坐坐,去指导参观。”

现在很多企业都有自己内部所谓的食堂,装修得十分豪华,里面什么酒水吃的都有,专门负责邀请一些官员到其中就餐,王成统计过,因为在企业内部的食堂吃饭而出事的领导干部,每年都有几十个。

王成身边甚至有一些朋友以能去这种内部食堂吃饭而感到高兴,他们认为这样就代表着自己有权力了。有些级别不高的干部甚至会主动去请求这些企业的老总为自己提供相关服务。

比如社会上传说,某某书记总去某某企业内部食堂吃饭,那有些小领导便会处心积虑的把饭局安排在那,以显示自己和书记是同一条战线上的人。

以前吃饭是吃口味,后来吃饭是吃特色,现在吃饭是吃隐私。慢慢的所谓的饭局已经不再吃饭了,而在于它的其他附属价值。

王成向来对这些饭局都不感冒,他不太喜欢去参加这种饭局,他有个好朋友,学历非常高,33岁提了县区常务,算是整个老家地市最年轻的常务了。

结果,因为老家来了朋友,他便带着这些朋友去了一家企业的内部餐厅用餐,其实也主要是为了装逼,显示自己牛呗!同时又不用花钱。

结果被人举报了,一个月之后,全市通报批评,降为副处级非领导职务。

像这种局部范围的通报行为,如果背后没有很大很大的能量,基本上也就那样了,原本33岁的常务,绝对全省都牛的!

袁喜文曾说过:在体制内,你只要会说好话,会来事,那么就代表着你有50%的机会能够在单位混下去;如果你不会说好话,但是会送礼、舍得送礼,那你有70%的几率在单位好好活下去;如果你又会说好话,又会送礼,还舍得付出,那你有90%机会在单位好好的混下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