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如谦的商业版图成型(2/3)

郑如谦这才松开妹妹嫩滑的小脸蛋,笑着夸赞,“很不错,按照这个价格,悠然居还会来找我们买干豆角的。”

这里其实有挺多门道。

豆角本身不贵,晒干豆角也不是什么技术活,悠然居急着要的时候,高价能卖出去,但肯定不会再买第二回,说不定自己跑去自产自销。

要便宜了,不够从安水郡运来的费用,那还不如直接本地卖了。

二百文恰好属于中间的价格,比悠然居自产自销要便宜,又比在安水郡利润高许多,是双方都能获利的上等合作。

“东家的意思是,咱们要在丰京也种豆角,晒豆角干?”刚犯了傻的汪小松凑上前来,准备弥补下自己在东家心里的形象。

郑如谦摇了摇头。

怎么能在丰京种豆角呢,丰京一亩地十几两银子,人工要四五十文一天,种出来的干豆角卖两百文要还是有赚,悠然居绝对会自己动手的。

“那我们就是回安水郡去拉?”汪小松还没傻到底,“可这来回路程得月余呐,就为了这一车豆角干?”

郑如谦敲了敲他的脑壳子,“在安水郡能卖五十两银的豆角干,拉丰京就卖一百两,我给你五两的辛苦费,干不干?”

辛苦奔跑一个月,到手五两银。

汪小松差点蹦上房梁,“干,干,必须干。”

那不就得了。

郑如谦这些年在外头东北西跑,去过最南余杭郡,去过最北河北郡,见识不多丰厚,但也早不是当初那个稚嫩的小公子。

如果说从前只是对“运输”有个模糊的概念,那现在的他已经发现了“运输”的重要性。

大渝王朝地大物博,许许多多的好物只有本地百姓享用过,换个城池居然没有姓名。

也有少数旅居客会走南闯北,品尝过,怀念过,但却没办法大批量带走。

亦或者像安水郡一样,人力成本低廉,物品价格也不高,带到丰京就能卖个翻倍。即使扣除运输成本,利润依然丰厚到让人心动。

运输,就是实现物品的跨城池移动,既能为各地百姓带来新鲜的口味,也能赚到利润与差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