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恩令(2/3)

“朕不是赌气淮南王刘安反叛,其实他根本没有反叛,是朕先调李敢去打他,然后他才下发檄文的。”

“那么朕是不是也可以不调兵去打刘安?是不是也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以的。”

“那伱有没有想过朕为什么要打他?”

卫宁被汉武帝的话给绕进去了,有些难以理解汉武帝的意思。

造反了自然要镇压,难道这还要忍?那未免太憋屈了,还做什么皇帝?

汉武帝白了他一眼,道:“你当做皇帝就能天天那么风光?”

“现在各地方诸侯王势力最大的就是淮南王刘安,朕将他打下来了,就能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

“各诸侯王就不敢在私下里做任何小动作。”

“这场战争是为了达到政治目的,因为朕要匈奴开启更大一场收复河西走廊之战,那内部就不能出任何差池。”

“你懂吗?”

“若是你开启战争没有任何目的,那这场战争从出发点来说就是失败的。”

“朕打南越,是为了控制南方大片富饶土地。从而获取更多的经济税收补给北方。”

“这一场战争是为经济服务的。”

“朕打会稽,是为了掌握东南沿海的渔民之利,依旧为经济服务。”

“朕打匈奴,是为了政治、经济服务。”

“打淮南王是为政治服务。”

“你看,每一场战争如果没有目的,那就是劳民伤财,如此无意义的战争除了消耗国力还能做什么?”

卫宁若有所思的看着汉武帝,点点头:“好像还真是这样。”

汉武帝白了他一眼,道:“什么叫真是这样?”

“任何时代的君王,都不能也不该无休止的开启战争,因为一场战争打下来,消耗的国力实在太大了,如果得不到任何好处,那就忍。”

“适当的忍让并不是懦弱,成年人的世界就没有快意恩仇,真正有城府的人,从来不会因为任何事生气。”

卫宁认真的思考着汉武帝的话,深以为然的点头,想了想,又道:“如果不开启这场战争,能不能达到削弱震慑诸侯王的目的呢?”

汉武帝嗤笑道:“如果能想到,朕还用这么头疼吗?”

“哪有这种可能?”

从文景开始,到现在了,朝廷明里暗里的都在想方设法一劳永逸的解决诸侯的威胁。

可是到现在,依旧没有一个很好的办法去解决他,从而不得不动用战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