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我要掀了这苍天(1)【二合一】(1/3)

app2;

再次进入新的身体后,白圣因为感知到边上有人,而且数量不少,这种情况下如果原身已经断气的话,没道理没被发现,所以大概率可能正在办丧事。

基于这方面考虑,白圣虽然有立刻运起龟息养元术修复身体,但并未急着睁眼,而是依旧屏住呼吸先梳理记忆。

然后原身生平便可谓一目了然。

她是著名的大汉反贼头子。

更是唯一的女反贼头子。

至于前因后果嘛,那便得从头开始说了,原身姓吕,吕后的吕,当然,跟吕后有没有关系就不好说了,毕竟诸吕之乱后,与吕后和吕氏关系稍近些的便被灭了族,即便有关系,关系也很远。

她家属于商户,母亲生了她后没多久就病逝,父亲不愿意续弦,也不愿意纳妾,只有她这么一个女儿,所以基本便是将她当儿子在养,教她经商之道。

成年后,原身并没有嫁人,而是选择立女户招婿,成家立业,顶门立户。

继承家族产业,并将之发扬光大

成为当地有名的富商。

在经营自家产业的同时,原身还顺带着生了个儿子,取名吕英,也算是替他们吕家传续香火,并对其甚为宠爱。

儿子年纪稍大些后特别想进步,简洁而言就是想当官,但又因为他们家是商籍,根本没资格入仕,原身不想看到儿子失望,最后便设法花钱给她儿子寻了一个捕头的职位,官吏官吏,吏怎么也能勉强算半个官,好歹让他过过瘾。

吕英不缺钱,当上捕头后,指头缝漏点就够跟他干活的捕快欣喜不已了。

所以他这捕头当的挺好。

至少下面的捕快很快便认可了他。

再加上他不缺钱,不会没事去敲诈勒索商户,甚至百姓,故而本地百姓对他的感官也不错,能力怎么样不好说。

可至少在原身金钱的支持下。

他人不错,是个公认的好人。

如果一切就这么发展着倒好,可惜事不遂人愿。天元三年,大旱,很多百姓根本交不起赋税,本地县宰便要求做捕头的吕英,去将那些交不起赋税的百姓抓起来。吕英当了三年捕头,也见过些穷人,所以十分不忍心,更不愿意。

过程可能发生了些言语上的冲突。

具体如何原身其实也不知道。

反正结果是,原身儿子被杀了。

原身并没有十分冲动的立刻去做些什么,而是忍着悲痛收敛儿子尸体,然后便开始散尽家财,救济贫苦,结交八方豪杰,私下偷偷铸造刀剑,最终于儿子被害三年后,也就是天元六年起兵。

过程响应无数,只花了一天便顺利攻入当地府衙,将本地县宰当场砍死。

也就是害死原身儿子的那个县宰。

至于为什么会这么顺利?

当然是因为那个县宰,确实不得人心,以及本地百姓早就被逼到即便现在不造反,过段时间恐怕也会反的境地。

原身儿子吕英,不是因为三年前本地大旱,不愿意去抓那些交不起赋税的百姓才被害了吗?而实际来讲,近三年来,本地虽然没有连续大旱三年,但各种天灾就没绝过,百姓们的收成锐减。

可是县宰为了自己的政绩,既没有上报灾情,请求减免赋税,也没有积极兴修水利,减轻各种天灾的危害,只知道用尽一切手段,确保赋税不少分毫。

甚至于能多收就多收。

结果就是他靠着每年分文不差,甚至还会增加的赋税,连得数年好评,即将升迁,本地百姓则快要活不下去了。

虽然还达不到易子而食程度,可也把能卖的都卖了,或者已经卖身为仆。

同时也正是因为他要升迁了。

原身才不得不赶紧起义。

因为当这个县宰尚在本地时,原身还有点把握能够起兵将他杀了,替自己儿子复仇,可一旦他升迁去了郡里面。

杀他难度一下子就提升了许多倍。

所以,即便原身还是感觉自己准备的并不是很充足,仍然毅然决然起兵。

结果却是……

过程顺利的原身都觉得有些离谱。

原身当时只养了三十几个游侠,一百多个私兵,曾经接受她救济,且明确愿意帮助她复仇的庄户和贫民,也仅有三百多人,加起来都凑不到五百个人。

本来她以为这点人手攻打县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