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嬴氏兄弟皆狡诈恶徒,我大赵无齿而已!(2/4)

唐雎惭然拱手:“魏已被秦屡屡夺地,国力衰微,纵是有心合纵亦无力出兵。”

“我大魏君臣本意在修养生息数载,再与诸国伐秦,挽韩之祭祀。”

“然秦虎狼也!”

“方才灭韩便迫不及待的再次发兵,我大魏仍未恢复国力,不堪一战啊!”

赵王偃当即驳斥:“我大赵近些年更是累战于秦,与秦国血战数场。”

“魏国疲敝,我大赵同样疲敝!”

赵王偃倒是并非空口白话。

论失地面积,韩、魏都远超赵国。

但论战损兵丁数量,韩、魏加起来都没有赵国死的人多。

赵国与秦国那是真往死里打!

见赵王偃态度坚定、心情极差,唐雎也知这是魏国有错在先,只得无奈的当先给出条件:“凡赵国援军,我大魏将担负一切粮草辎重所需。”

赵王偃不说话了。

讨价还价这种事着实不符合赵王偃的身份。

赵相郭开毫无阻滞的接过话头,瞪大了眼质问:“我大赵的兵去帮助魏国抵抗秦国,由魏国来承担粮草不是应有之意吗?”

“怎的?”

“魏王增难道还有意令我大赵出钱出粮再出兵去为他魏国征战?”

“凭甚!”

“魏王莫非以为魏国是我大赵的宗主国乎?”

唐雎认真解释:“王上助魏,非只是在助魏,更是在助赵。”

“魏国存,则赵国东侧安稳。”

“魏国亡,则赵国必陷入秦国包围之中!”

郭开断声反问:“既如此,昔年秦国伐赵,魏国为何迟迟不曾救援!”

唐雎沉声道:“外臣闻之曰: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

“昔年我大魏信陵君窃符救赵,缓邯郸之困!”

“郭相又怎能言称我大魏不曾救援赵国?”

虽然来救援的是信陵君,且还是通过偷了魏王虎符这种方式发起的救援,显然说明时任魏王根本不同意发起救援。

但你就说救没救吧!

救了,你就得承这个情!

唐雎拱手再礼:“万望赵王体谅我大魏之困局。”

“为对劳师之援军表以谢意,我大魏愿倍以待之!”

“凡来魏之援军,无论粮草、辎重还是饷钱,我大魏皆愿按照人数的一倍来给付!”

郭开毫不犹豫的说:“不够!”

“若意欲大赵发兵,魏国至少还要再拿出两城之地!”

唐雎怒斥郭开:“郭相,赵魏二国有着共同的敌人。”

“帮助魏国就是帮助赵国,郭相又何苦斤斤计较?”

“赵魏之间,唇亡齿寒也!”

粮草以后还能种。

但城池丢了就是真没了。

且魏国的国土真心不多了,丢一个城都不舍得啊!

赵王偃突然开口:“寡人一直以为我大赵与魏国乃是唇亡齿寒的关系。”

“但历代魏王却让寡人明白,我大赵是唇,魏国是齿!”

“大赵若亡,则魏国唇亡齿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