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海纳百川(2/2)

水密舱壁这一技术,早在东晋时期就初见成效了,而这一技术的出现,结合龙骨铺设技术,促成了船只体量不断增加,甚至让钢铁战船成为一种可能。

既然在完全摸索的阶段,古人就可以研制出诸多先进技术,甚至明确出诸多的标准,那么朱由校就有理由相信,在他指明的大方向下,以王徵、毕懋康、宋应星、焦勖等众多人杰的努力下,完全有可能搞出他想要的。

哪怕这个时间周期很长。

哪怕在此期间耗费无算!

但是朱由校愿意等待,愿意付出,因为这些科技真要有所突破,可以在大明率先钻研出来,并投入到相应领域中,那么带来的改变将是天翻地覆的。

“或许自生船能更大。”

而在此等形势下,王徵却囔囔自语起来。

其实在没有召进京城前,在王徵的内心深处,就曾想过让船自生动力,不借助外部风力航行,但是他构想的自生船,远没有像眼前这艘钢铁战船模型大,甚至是造出来的话,能自生航行的距离极短。

“这些模型是朕送给诸卿的厚礼,同样也是送给大明的厚礼。”

看着眼前表情各异的众人,朱由校撩撩袍袖道:“不过想让大明拥有这些厚礼,尚需诸卿?力同心,在各自的领域发挥对应作用,看看能否将它们造出来,只要能造出来,那剩下的问题就不是问题。”

这一刻,王徵、毕懋康、宋应星、焦勖他们看向了彼此。

“王卿归京想解决的问题,朕都允准,包括想要吸纳精通造船的传教士,毕竟基础是很重要的。”

朱由校看向王徵说道:“不过朕有些话要讲在前面,一些牵扯到大明国运的核心领域,不能让那些传教士参与其中,甚至连知晓都不能,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你们都是我大明的瑰宝,这点道理朕不多言,你们也都清楚。”

“朕知道诸卿之中,有些人当初信西洋教派,是为了能从这些传教士之中,获取到区别于大明的文化与技术,但是有些底线还是要明确的。”

“眼前这些模型诸卿能够带走,但是绝不能让不值得信任的接触到,这是大明唯一的机会了。”

“陛下之言,臣等定铭记于心!”

王徵、毕懋康等一众人纷纷作揖拜道。

其实科技领域想要有大突破,就不能有闭门造车的心态,要有海纳百川的心态,取精华去糟粕,朱由校知道眼前这些模型,过早的出现是存在隐患的,不过朱由校还是想尝试一下。

看看王徵他们能否给自己一个惊喜。

哪怕这个惊喜,需要三十年,四十年,甚至是更久的时间,但是朱由校等得起啊!

“牵扯到这些模型的对应卷宗,朕先前口述让人记载下来了。”

朱由校收敛心神,看向眼前众人道,“诸卿离宫时将它们也都带走吧,先整体性的梳理一遍,看看怎样攻克这其中的难关,在此期间又需要哪些扶持,到时向御前呈递奏疏,朕都会一一设法解决。”

“臣等遵旨!”

众人再度作揖拜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