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三章 辽宁路(2/5)

这两者生活方式迥异,摩擦频生。

在韩延徽与述律后的睿智策划下,耶律阿保机实施了前所未有的治理方案——南北分治。

北域广袤,游牧民族策马奔腾,保留其逐水草而居的传统;

南境则是汉人世界,他们深耕细作,保留汉文化精髓,自定规矩,地名姓氏皆承汉风。

此外,北院与南院分别委任契丹精英与深谙汉学的士人治理,确保两地既各自发展,又相互融合,共筑大辽辉煌。

双方分居两地,仅以商贸为纽带,互通有无,生活物资与生产材料频繁交换,然彼此间界限分明,互不侵扰。

这种独特的“南北双轨治理”模式,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独树一帜。

大辽王朝这一由少数民族构建的王朝,展现出超乎寻常的开放与智慧,对中华文明的演进影响深远,尤其是其“南北双轨治理”,为大元帝国铺设了启迪之路。

当初江鸿飞征服燕云之地后,刘彦宗、时立爱、韩昉等纷纷献策,主张沿用辽朝之制,以“南北双轨”管理新域。

然江鸿飞深思熟虑,后巧妙采用此制作为过渡桥梁,同时颁布圣谕,明确此制仅为临时措施,限十年之期。

届时,燕云将全面接纳大元之制,实现真正的融合与统一。

然而,这只是权宜之计。

江鸿飞深知,“南北两院制”虽好,但要想让辽宁路真正融入大元帝国,就必须在适当的时机废除这一制度,全面推行大元帝国的治理体系。

为此,江鸿飞设定了一个十年的过渡期,期间将加大对燕云地区及其他新收复地区的汉化力度,通过颁布《留发令》、《汉名令》、《汉服令》、《汉字令》以及推广五年义务教育等措施,逐步改变当地民众的生活习惯与文化认同。

另外,江鸿飞又颁布了其他民族的人可以加入汉族的政令。

然此非轻易之举,须以汉名为契,通汉语之桥,识汉字五百之余,方得入汉族之门庭。

实则,此举就是将各族之精英,悄然编织进汉族的斑斓织锦中,共绘大元帝国辉煌篇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