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毕日阳古 0166哈那部落(2/2)

李陵游自然不会告诉小杨,你要是知道沉重的“风信子”速射枪在守宫的手中俨然一个玩具,就一定会换一种方式献殷勤了。

威灵和守宫的体重,一踏上索桥,原本似乎轻微的晃动都消失了。

其他人没有注意这个细节,小杨倒是注意了。

敏感而可靠的中阶术士的素养,让他多少有些疑惑。

就算威灵和守宫体重高于常人,只能说明神性金属使用较多,身体强度大,但也不至于让晃动的索桥稳定下来。

其实这是守宫下意识地分析了体重和力量,瞬间计算了桥面的振幅,一步就用上了巧劲,抵消桥面的晃动,稳定了索桥的重心。

这一点,杨小蘗自然是无法猜到。

过了索桥,就走上了上山的道路。

沿途的土路边,冰雪斑驳铺陈。

大量的顶冰花似乎有了一定程度的变异,密集地生长,向着路人摇曳着美丽的尖瓣莲花一样的花朵,煞是可爱。

很快就进入了比较狭窄的隧洞。

圆弧的隧洞内部倒也干燥和明亮,那些照明的灯具非常明亮。

威灵和守宫没有觉得奇怪,身边守着这样一条大河,最原始的水能电站应该是有一个的。

支持他们做出这个判断的,是他们听到了若有若无的深沉的水流声,迥异于外部自然河床上的水声。

这个电站还是用了大夏的传统旧技术,在河流的上游引入水流进入山体内的暗渠,发电机组位于山体内部,对自然的破坏力度最小,抗灾害能力也最强。

无数的细小的暗洞支洞中,不断有好奇的大人和孩子蹿出来,看着陌生的五人,窃窃私语。

看来,他们也是很少看到来自东方帝国的人,这场景充满了喜感。

他们的衣着比较旧,但勉强还说得上比较体面,面色也没有想像中的那般贫困。

威灵好奇地问那个领路的守卫:

“你们在春夏之交,是不是在外边的山间种植玉米、土豆这类的粮食呢?”

“是的,这个季节外边挺冷,也没有农作物了,蔬菜类就靠山体内那几个大空间的人工种植大棚了。”

随即就看到了有几处隧道的段落中,布满了立体种植的各种蔬菜,使用了滴灌和人工模拟照明的技术。

五人微微点头。

大夏人的种菜技术,举世无双,这样的基本操作,在大湮灭前,全世界的国家和势力,都已经普遍学习使用了这个技能。

只是没有想到,在喀拉邦这个高原峡谷间,竟然也有这样的样本存在。

不过,这样的规模程度和种植技术,和雅西郡外的基地相比,那就小巫见大巫了。

沿途也发现了一些暗洞中,布置了诸多传统的速射类型的防御装置,但随着守卫的交涉,同时五人都没有携带武装,除了守宫背了一把巨大的连鞘大刀,看着就人畜无害,没有引起重视。

最后,那名守卫,掏出了一个既方便又惹眼的东西,开始乌拉乌拉讲话,应该是在汇报情况,请族长或者长老出面接待客人。

这令威灵等人都有些吃惊。

那是一种古老的对讲机。

在母星的电磁环境如此恶劣的情况下,使用如此古老的通讯工具,的确有些奇怪。

但真正奇怪的,还是通过了语音喊话。

在这个沉寂无声的世界,语言已经是一种可有可无的东西。

看来,哈那人就算在部落中,也没有足以跟上时代的信息支撑系统,念体的交流,也仅仅限于人员间的小范围和近距离。

最后,五人到达了山体深处的一处大厅中。

灯火通明中,威灵看到了主座上那几位白袍的老人,都包裹着白色的头巾,长长的胡须垂落到胸前。

五人上前,微微躬身抱拳,威灵丢出了对所有人的信息包:

“尊敬的哈那人首领以及各位睿智的大人们,我们是来自东方帝国西海金属商贸的代表,和贵族在喀拉邦的商办西里尔先生有过交涉,我们的期望和目的超出了他的权限,特来拜访。”

在威灵的侦测中,几个老人都可以归结为中阶术士,因为他们的精神体在源灵世界的大海中,熠熠发光,但还远远没有到杨箬兰、乌古瓦那样,宛如真身的程度。

为首的老者眼神明亮锐利,和上座的其他几人交换了一下眼神,纷纷微笑起身,双手下垂摊开,回了一个礼:

“哦,来自遥远的东方的客人,你们的国土广袤无边,你们的帝国强大无比,你们的民众宛如人海……

我们这样的小部落,有什么可以和你们互通有无的呢?”

“呵呵,您老的疑问,正是我们此行需要沟通的地方。”

威灵并不会因为对方的言语打断了自己的节奏。

守宫放下那巨大的背包,摆在了众人的面前,并拉开了背包拉链。

由一个蒙着面巾的女人背着背包,这符合哈那人的习惯,这个部族中,女性的地位,实在是不说也罢。

“这些都是随意带给贵族中小朋友的小礼品,不成敬意,请笑纳。”

礼物的轻重倒是不重要,重要的是态度。

哈那人的部落之所以沦为遗民部落,多多少少和抱着旧有的传统和习俗不放手有一定的关联。

威灵等人的礼仪是符合他们的传统的,也看得出对他们的尊重。